HTC Vive台灣市售版開箱評測,Vive安裝設定遊戲完全攻略

這次要為大家開箱當前世界最強的 VR 體驗裝置「HTC Vive」,HTC 於去年的 MWC 展期間出人意表的發表了與行動裝置無關的 HTC Vive開發者版本,在當時可說震驚全球媒體,原來在當時 HTC 已經花了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默默研發自家全新的 VR 產品。

而 HTC Vive 的 Room Scale 沈浸式走動 VR 體驗,更是屌打 Oculus 與 Gear VR 之類的產品,直到一年過後的今天對手依然無法望其項背。

而在經過一年開發者測試與改進,HTC Vive 市售版終於在今天(4/5)正式對一般消費者開始運送!阿達有幸成為最早取得 HTC Vive 的媒體之一,立馬為大家進行第一手 HTC Vive 市售版開箱評測體驗報告!一起來看看這組由台灣本土設計製造的超強 VR 設備吧!

HTC Vive開箱與外觀

HTC Vive 外箱體積以 3C 產品來說算是蠻巨大的,如果有看過阿達之前開箱的朋友應該會印象深刻,整體外箱以消光黑/亮面黑相間,搭配科技感十足的淺藍色與白色搭配設計,質感非常不錯:

在外箱右上角標明了與 VAVLE 合作的 STEAM VR,HTC Vive的遊戲都可以透過 STEAM VR 下載,預購的玩家還可以透過序號免費下載 Tilt Brush、Job Simulator、Fantastic Contraption 等三套遊戲:

外箱右下方的 HTC Vive VR 頭盔讓人不注意也難:

也許有人會問說「你不是已經寫過 Vive 開箱了嗎?」,其實答案算是也不是,因為前兩天開箱的是美國版,這次為大家分享的是正港台灣市售版 Vive,背面的產品銘牌寫的是中文內容:

開箱,在最上層放置了 HTC Vive 的產品內容物介紹與簡易安裝說明,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但說實話 HTC Vive 的安裝難度不高(但條件比較難搞定),所以只要看這張說明搭配軟體裡面的 Step by Step 教學,很容易就可以把 Vive 的安裝與設定搞定:

Vive 內容物介紹與說明:
HTC Vive Room Scale 體驗所需使用的空間說明,最少 2m x 1.5m,最大可以到 5 平方公尺:

HTC Vive 的箱子裡面共有四個區塊,大都有上下兩層,收納著不同用途的配件,內容物部分之前開箱已經有介紹過用途了:

雷射定位器下面放置的是專用支架、線材等配件:

手把下方則是充電變壓器與傳輸線:

其中右上角的小盒子裡面放置的是 Control Box 與線材等配件:

HTC Vive 所有配件點名,東西看起來很多,實際上並不複雜,主要有雷射定位器、手把、控制盒與頭盔等四個項目,阿達接下來會依照用途一一位大家介紹,以下先看外觀:

雷射定位器
首先看到的四方形的黑色小盒子是 Base Station,中文稱為雷射定位器或基地台,以兩組一對的方式做配置:

在雷射定位器的後方與底部各有 1/4 吋的標準螺絲孔,可用附贈的支架或一般市售的腳架安裝使用:

Vive手把
HTC Vive 專用控制器,在外型與使用概念上有點像 Wii 搖桿,但在精準度、可控制的功能方面可說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

應該很多人不知道 HTC Vive 頭盔與搖桿上面到處都有的凹洞是幹嘛的吧?其實這就是接收雷射定位器訊號的接收點,HTC Vive 就是透過這些接收點與雷射定位器相輔相成的作用才能做到如此精準的 Room Scale 定位效果:

HTC Vive 手把上面配置了許多按鍵,正面由上至下分別為選單鍵、觸控板、系統鍵與 LED 燈號:

中間的圓形觸控板除了具備類似滑鼠功能以外,還有方向鍵的作用:

背面則是有射擊遊戲用的扳機鍵,在把手的左右兩側的按鍵可模擬「握」或「拿取」的作用:

HTC Vive 手把每次充飽電後可連續使用四個小時,只要接上底部的 Micro USB 連接埠即可充電:

控制盒
Control Box(控制盒)則是 Vive 頭盔與電腦之間的橋聊,兩側連接埠對應不同的裝置端,如橘色這一端就是連接 Vive 頭盔的訊號線與電源線:

另外這一頭就是連接到電腦端,包含了 DC-IN、USB 連接埠,也可以接 Display Port 或 HDMI 連接埠:

HTC Vive VR 頭盔
最後的重頭戲是 HTC Vive 頭盔,相信大家由最早的版本到之前的 Pre 版也看過蠻多次了,市售版主要有些細節上的改變:

首先是由 Pre 版本加入的前置攝影機,開啟後在接近房間邊緣時自動顯示房間的輪廓,推測將來也會加入 AR 擴充實境的相關應用,頭盔表面的凹洞則是雷射定位器的訊號接收點:

頭盔的右下角配置了瞳距旋鈕,可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眼球間距的位置:

頭盔左側則是有電源燈號與 Menu 鍵(功能等同手把上的選單鍵):

頭盔下方還內建了收音麥克風,根據原廠人員表示,HTC Vive 可透過電腦與手機配對,在 VR 體驗進行時一樣可以接聽電話,不必取下頭盔:

在 Vive 頭盔的後方有著一條長長的三合一訊號線,長度足夠使用者在五平方公尺的範圍內自由活動進行Room Scale體驗,另一頭 3.5mm訊號線則可以連接耳機:

隨 Vive 贈送的耳機是特別訂製的短版,當然您也可以搭配您自己的電競耳機使用,臨場感更好:

在頭盔上方有一個保護蓋可以卸下(往前推):

裡面的所有信號現都可以另外獨立購買更換的,節省耗才與維修的成本(搞不好將來還可以改成無線訊號,不用拖著長長的線路):

Vive 頭盔內部配置了兩顆可調整眼距的 OLED 螢幕(解析度 1K),可產生每秒 90 FPS 的畫面,避免使用者產生暈眩的現象。

而與臉部接觸的海綿墊片應該注意到左右兩邊有凹槽吧?這是為了讓使用者可以配戴著眼鏡使用 VR 的設計:

而且還可以自行替換,HTC 隨產品多贈送一組窄版的海綿墊:

戴上 HTC Vive 頭盔特寫,一整個科技感十足,可惜 Model 醜了點:

Vive 市售版頭帶在配重方面有加強設計,讓使用者就算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覺得不適:

左右兩側與頭頂都可以輕鬆調整鬆緊度,讓使用者有不錯的配戴體驗:

詳細的 HTC Vive 開箱過程電腦王團隊也精心為大家拍攝了一段影片做介紹,歡迎大家收看:https://youtu.be/VCRWyisa7wA

HTC Vive 安裝與設定

有些人看到 HTC Vive 可能會覺得這是非常高科技的產品,一般人應該很難自己安裝設定,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

HTC Vive 的安裝設置比想像中簡單的多(但使用的環境與配合的硬體規格就相對比較高),接下來阿達為大家做簡易的介紹。

雷射定位器
首先您必須要有一個可以走動的適當空間,範圍也不需要很大,最小約 2 x 1.5 公尺,最大可以到 5 x5 公尺,一般人應該可以在客廳或書房安裝 HTC Vive(以下使用 HTC Vive 安裝過程中的圖示說明):

在決定了要安裝 HTC Vive 的空間後,接下來就是要準備放置 Vive 的雷射定位器,原則上您可直接裝在隨機器附贈的兩個底座上:

雷射定位器前方的膠膜記得先移除,並且不要有障礙物檔在前方。
要注意的是雷射定位器「最好」是放在高處,並以對角方式配置,建議是兩公尺左右並往下30~45度放置。由於基地台的訊號發射範圍為 120 度,對角或直角的方式會有比較好的覆蓋率:

阿達就將雷射定位器放在自己電腦桌旁的書架與玩具櫃的對角處:

由於雷射基地台本身可以透過無線溝通,所以除了電源線以外並不需要另外的線材配置(其實隨產品也有附贈訊號線),只要記得將配對模式設為「b、c」即可(「a、b」是有線連結模式):

如果您家的裝潢不方便您打洞固定 Vive 雷射定位器的話,買兩個一般的腳架上面放著雷射定位器也是一樣的,阿達去 CES 時很多廠商都是這樣做,甚至有廠商直接對角放地上也能用(但我不保證這樣沒問題就是了)。

如果您的環境真的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可用的話,其實也可以使用「定點模式」(僅站立),在您的座位上方左右兩側放置雷射定位器,如此一樣可以進行非走動式的 VR 體驗(如賽車、射擊遊戲等等),只是樂趣會少一些:

電腦設定與 Vive 軟體安裝
接下來就是電腦端的設置了,HTC Vive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最難的可能還是需要非常高的電腦硬體配備才能流暢進行,主要的癥結點還是在顯示卡,處理器其實只要 Intel i5-4590 或 AMD FX 8350 以上等級 CPU 即可,相信很多人家裡面電腦都超過這個等級。

但顯示卡會推薦 NVIDOA GTX970(GTX980m)或 AMD Radeon R9 290 以上等級才能流暢執行。阿達覺得您如果都願意投資玩 VR 了,換一片高階一點的顯示卡、或是換一台好一點的主機都很合理。

比如說這次阿達為了測試 HTC Vive 跟微星商借的 MSI NightBlade MI2 迷你電競主機就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Intel Core i7 6700處理器、8GB RAM(建議自行升級)、GTX 970 顯示卡、120GB SSD + 1TB HDD 不到五萬元就是非常划算的投資,換了之後管他 Vive、全境封鎖還是 GTA5 都可以愜意執行:

MSI NightBlade MI2 迷你電競主機硬體規格:
如果您在傷腦筋沒有跑得動的主機可以搭配VIVE,這邊也有配好的建議配備
如果您的電腦夠力的話,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準備安裝 HTC Vive 本體啦,首先開啟瀏覽器並輸入網址「http://www.htcvive.com/tw/setup/」下載 Vive SETUP 安裝程式:

Vive SETUP 會幫您安裝 Vive 需要使用的軟體與 STEAM 和 STEAM VR 等軟體:

執行安裝程式並選擇「繁體中文」,並照著螢幕上的說明安裝周邊硬體即可:

Vive頭盔與控制盒安裝
將頭盔後面的三合一線接在控制盒的 VR 端,另一頭的 HDMI 與 USB 傳輸線接到電腦端,並接到電腦後方:

VR 端與 Vive 頭盔的三合一線上面有相同的橘色標示,應該不會接錯:

在雷射接著開啟控制器電源(按下系統鈕),讓 Steam VR 將所有裝置連線已完成設定:

Steam VR 會引導您完成裝置連線與房間範圍設定:

房間空間的設定這部分蠻重要的,阿達以影片為大家做說明與介紹:https://youtu.be/IEM9b2oOhc8

而大家最關心的遊戲數量問題,這部分 Steam 早就準備好了,在遊戲選項中早就有「Virtual Reality」區可供選擇:

現在就有滿滿的遊戲等著大家下載,有許多還是免費的(後面還很多頁):

另外 HTC 也與廠商合作,只要是預購的玩家就能領到一組免費遊戲兌換序號,您只要執行 Steam 裡面的「收藏」—>「在 Steam 上啟動產品」:

接著輸入您所收到的兌換序號即可,如此您就可以免費下載 Tilt Brush、Job Simulator、Fantastic Contraption 等三套遊戲:

一切就緒後,您可以執行桌面上的「Steam VR」啟動 Vive,也可以透過 Steam 來啟動 Steam VR,在 Vive 的 Steam 介面長的像下圖這樣,一樣有瀏覽器、軟體商店、收藏庫、社群與聊天等介面,透過控制器與扳機就可以執行動作,除了遊戲以外,也有超大螢幕的觀影體驗:

用影片為大家簡單介紹 Steam VR 的介面,另外贈送的三個軟體雖然在收藏庫看的到,但是在我寫評測時還無法下載https://youtu.be/oG62FDd-f5Q

接下來是阿達在這兩天所進行的遊戲體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相當有趣:

阿達在寫這篇開箱時其實還有很多軟體無法兌換與下載,相信大家這時候應該都能順利下載並進行其他遊戲了,HTC Vive 的樂趣您沒有親自體驗看看實在很難用文字完整形容,這邊示範其中一款免費的 VR RPG「Spell Fighter VR」:https://youtu.be/Yqpq5CAzWwg

結語
HTC Vive 由當初的驚天發佈到後續在北京的開發者論壇、MWC 推出 Pre 版、到 GDC 的驚艷四座,一路走來阿達都剛好有幸躬逢其盛,對我個人來說 HTC Vive 不止是一款全新的 VR 裝置,更是 HTC 團隊耕耘多年的心血結晶,更是我個人使用過的所有 VR 體驗中最好的。

HTC 這次可說是投入相當大的資源開發 Vive,雖然說很多人說 VR 是未來,今年是 VR 元年云云… HTC 已經有了世界最好的 VR 硬體與團隊,但最重要的決勝點還是在「內容」。

Vive(或說 VR 產業)後續是否能有像「全境封鎖」這類不得了 IP 應用讓銷售量大爆發仍須要觀察(也有人說「成人應用」將會撐起 VR 產業半邊天),但如果成功了,除了 HTC 將能再次的站上世界顛峰,也將會是帶動 PC 產業大量更新硬體的機會,商機可能高達數百億之譜,更別說還有教育、設計、科學…等等各種相關運用了。

最後我個人的結論是,如果您是重度的電競玩家,而且家中又有適當的空間可以進行走動式 VR 體驗的話,相信我,HTC VIVE 不管在效果、技術、畫面解析度、防暈眩等各部分都是當前的第一。

只不過前提是您要有相當的財力來更新您的電腦硬體(Vive 本身我覺得不算買不起的價格,比部分廠牌旗艦手機便宜的多,但電腦配備可能需要五萬到七萬元左右,我個人是很希望 Vive 將來有機會與電視遊樂器做結合),歡迎大家一起進入未來世界,相信刀劍神域那種體驗離我們不遠了。

資料來源: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70649

包膜 手機包膜 iphone6 鋼化玻璃 iphone6 玻璃貼 iphone6 包膜 iphone6 保護貼 玻璃保護貼 iphone6s 鋼化玻璃 iphone6s 玻璃貼 iphone6s 包膜 iphone6s 保護貼 iphoneSE 鋼化玻璃 iphoneSE 玻璃貼 iphoneSE 包膜 iphoneSE 保護貼

包膜 手機包膜 iphone6 鋼化玻璃 iphone6 保護貼 iphone6 玻璃貼 iphone6 包膜 玻璃保護貼 iphone6s 鋼化玻璃 iphone6s 保護貼 iphone6s 玻璃貼 iphone6s 包膜 iphoneSE 鋼化玻璃 iphoneSE 玻璃貼 iphoneSE 包膜 iphoneSE 保護貼